图片新闻

    首页 > 图片新闻

毕业生风采—席佳鑫:步履不停,向风而行

 |  | 来源:
放大 缩小
 

作者简介:席佳鑫,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2025届博士毕业生,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宏平,在相关领域期刊共发表7篇文章。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国家奖学金、国科大“三好学生”、第二届“中镜科仪杯”超薄切片大赛学生组优秀奖、“2024年全国行星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等。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记得初入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时,琳琅满目皆是崭新仪器,目之所及尽是晦涩书籍,身侧优秀者云集。那些年月里我恨不得身长百目、一日千里,可惜总缺些悟性,于是渐渐被挫败感和无意义感笼罩,浑浑噩噩仿佛雾里行舟,拼尽全力拨开的水流尚未成形便消散。我好像在无知织就的茧房里做着徒劳之功,做多错多,错漏百出。

可如今回望,没有一步路是徒劳。虽有踌躇,虽曾迷茫,但当人站在低谷,往哪里走都是向上。幸得我的导师们,予我提携,予我教诲,予我考验,亦予我安慰;幸得我的前辈同窗,我虽无兄弟姐妹,但他们拥有着将课题组变成家的神奇力量。他们生动鲜活,在我向上挣扎时托举我,在我困顿萎靡时救护我。我虽踉跄,但还是一步步地,随着时间向前走去了。

席佳鑫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我时常想,如若仪器有灵,矿物楼那台微区衍射仪会记得我吧,在它初来乍到的时光里,我一个人在那里度过了许多日夜。甚至在论文被拒、数据异常的时候,我在深夜和凌晨抱着它流泪,它应该都看见了。

20234月媒体采访时向记者讲解微区衍射仪

那台透射电镜也会记得我吧。在那里我为那些美丽的晶格条纹和衍射花样而绞尽脑汁,通宵达旦。我与它一同看过加州的火山和月亮上的尘埃,我的每一篇文章都与它有关。

20249月为夏令营小朋友介绍透射电镜

道阻且长,挫折和失意常有。向前走的过程中,每当我精疲力尽、穷途末路,当我呼喊:“呼神护卫!”我的师友、家人、书本里的先辈们,还有数年前为来到这里而拼命的我自己,就会从黑暗的罅隙里钻出来,告诉我:“再走一步!天就要亮了!”

再走一步。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于是我渐渐有了一些收获,我透过云母瑰丽的环带看见地壳深处涌动的岩浆,我透过千万分之四光年看见一粒沙尘撞击月球的表面。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只要不停步,险途终将化作银河落九天。


远望:前行不止

想来这六年里,关于天地自然的学问,确实学到了一些,却也不过是渺沧海之一粟。若说收获,这些年方才见识过天高地厚,领教过路漫漫其修远兮,才体会到生命之意义在于“行走”,走向更宏大的天地、更辽阔的时间,看见更多的人、事、万物,看见自己。

它们塑造了今天的我——一个深知所知有限,却依然渴望探索未知的研究者。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人生的际遇从不停止。前路或许依旧漫长,但这段经历赋予我的知识、能力和信念,将是我最坚实的行囊,驱动我继续前行,坚定地走向下一个探索的目标。


以上文章转载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责任编辑为脱畅,原文链接如下:

https://news.ucas.ac.cn/zt/2025nzt/2025bydl/qcfcf/4f5bf7cf69c043adb09dfd91761eccb6.htm?ts=175247429899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