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成果

    首页 > 亮点成果

陈锰等-JGR-SE:发现俯冲板片内新的流体输运形式

 |  | 来源:
放大 缩小

  大洋板片的俯冲是水进入地球深部的方式。俯冲板片的含水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脱水反应释放流体。那么,究竟这些流体是伴随板片俯冲进入地球更深处、还是上涌到地球的浅部,取决于岩石的渗透率。依据结构平衡(textural equilibrium)理论,岩石的渗透性通过测量矿物颗粒间的二面角来衡量。一般认为,若矿物颗粒间的二面角小于60°,则流体可以在晶粒边缘连通,致使岩石具有较高的渗透率,那么密度小于岩石的流体会上涌;若二面角大于60°,则流体不连通,流体会伴随板片俯冲进入地球深部。然而,该理论存在缺陷为:仅以纯相流体为假设,没有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到低维度空间中流体的特殊性。而利用当今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对流体/矿物进行研究,可以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流体结构、稳定性和运移方式,产生新的科学发现。

   

  

  1. 低维度流体示意图

    陈锰特任研究员的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当纯相流体与晶体边界并存时,若压力高于一定值,流体可以进入晶体边界,形成低维度流体(亚纳米尺寸的单分子层或双分子层水,图1);低维度流体以扩散形式运动,这有助于流体在岩石中的连通。这说明,矿物颗粒间的二面角大小并非衡量岩石渗透性的唯一方式,低维度的扩散流体的存在可以提升岩石的渗透性。具有扩散性的低维度流体是传统理论所无法预知的,其发现有赖于分子动力学模拟与热力学理论计算的结合。

    研究者对几种晶体边界进行研究,发现若晶体表面与水之间不形成稳定的氢键网络结构(如石墨和云母的表面),低维度流体可以形成于晶体边界。研究者对一系列温度-压力条件的研究揭示了俯冲板片内低维度流体稳定存在的区间(图2)。低维度流体是俯冲板片矿物脱水形成的,该流体在岩石中的连通致使岩石具有较高的表观渗透率,促进流体在俯冲板片内上涌。

   

  2. 低维度流体可能存在的稳定区域

  研究者希望,以此研究为开端,今后在俯冲带流体运移的数值模拟研究上,应当考虑低维度流体的角色。此外,研究者在该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等温线和等压线热力学积分方法、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等,预期可为同行研究者提供借鉴。

  研究论文发表于JGRSolid Earth。此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矿物演化41921003)资助。

         论文信息:Meng Chen* (陈锰), Runliang Zhu (朱润良), Jianxi Zhu (朱建喜), and Hongping He (何宏平) (2023). Percolation of low-dimensional water at crystalline interfaces mediates fluid migration in subducting slab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28, e2023JB027124

               论文链接: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3JB027124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