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成果

    首页 > 亮点成果

广州地化所揭示广州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的环境风险

 |  | 来源:
放大 缩小

  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是一种战略资源,主要位于全球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由于其具有较高含量的离子交换态的稀土元素,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建喜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王园园与东京大学的高桥教授等合作,通过对广州地区不同环境介质中的稀土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的系统研究,并采用柱状浸出模拟实验探讨影响风化壳中稀土元素长期稳定性的因素,确定了现有城市地区人群暴露于稀土元素的环境风险、以及进一步引发稀土元素大量进入环境的因素,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的城市环境风险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研究发现,广州周边五个研究区域的风化壳和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8.5218.6 μg·g-1,分别高于风化壳(197.3 μg·g-1)和沉积物(173.3 μg·g−1)的背景值,并且其中离子交换态的稀土元素较高,表明广州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是一种潜在的“化学定时炸弹(CTB)”。同时人群对于稀土的每日摄入量(EDI)平均值为55.4μg·kg−1·d−1,接近前人研究的安全限值70μg·kg−1·d−1,表明现有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研究还发现酸雨、采矿和农业等人为因素可能引发稀土元素大范围释放到环境中,触发CTB 

  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上。该研究获得了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19B030302013)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论文信息:Yuanyuan Wang, Gaofeng Wang, Mingqi Sun, Xiaoliang Liang, Hongping He, Jianxi Zhu, Yoshio Takahashi,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Chemical Time Bomb” of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elements in urban area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ume 822, 2022,153305. 

  

 
附件: